八旬老人重展笑容:球囊压迫术巧解“天下第一痛”

发布时间:2025-03-12 17:00   浏览次数:179    字体:[     ]
发布时间:2025-03-12 17:00   

近日,信阳市肿瘤医院疼痛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——浉河区游河乡80岁的王奶奶。老人双手紧捂右脸,每说几句话便因剧烈疼痛倒抽凉气。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五年的她,经历多方求医无果后,最终通过“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”重展笑容。


b24ddc557581a9776853760a996900a.jpg


素有“天下第一痛”之称的三叉神经痛,疼痛等级远超分娩。该病症常以牙痛、偏头痛等常见症状作伪装,具有典型发作特征。王奶奶五年前开始出现刷牙时电击样剧痛,后逐渐发展为说话、进食等日常动作均可诱发疼痛。


“这种疼痛会产生‘痛觉记忆效应’,患者常因恐惧发作而减少进食、回避社交,导致营养不良、焦虑抑郁等并发症。对于高龄患者,传统疗法存在局限,长期用药可能损伤肝肾,开颅手术虽根治率高但创伤大、风险高,术后恢复慢。”我院疼痛科主任罗植权教授解释。


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10005&wx_lazy=1&wx_co=1.webp (2).png

图:球囊出现乳头凸向后颅窝的“梨形”提示手术成功


罗植权主任介绍,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微创手术,为高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。该技术仅在嘴角处行2毫米穿刺,通过C型臂实时影像引导,将可调控球囊精准植入三叉神经半月节。通过精确控制球囊压力与作用时间,可选择性阻断痛觉传导,保留正常触觉功能。术后患者清醒即可进食,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-3天,尤其适合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。


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下,我院疼痛科已形成特色诊疗体系,与影像科、麻醉科组建多学科团队(MDT),配备数字减影C型臂、超声引导等设备,实现“检查-诊断-治疗”全流程服务。同时,通过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专科联盟,定期开展远程会诊和手术示教,持续提升技术水平。


我院针对三叉神经痛建立了标准化诊疗路径,初诊患者48小时内完成检查,明确血管神经关系;针对不同分支疼痛,提供射频、球囊、微血管减压等阶梯治疗方案;术后建立疼痛日记随访制度,动态调整康复计划。这种精细化服务模式,让基层患者就近获得优质诊疗。


“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技术,我何苦遭了五年罪。”术后第3天出院时,王奶奶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感慨道。朴实的话语,不仅是患者的心声,更是对我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生动诠释。对于长期受困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,新技术的创新应用,承载着患者重获健康生活的希望。

-END-


文图:袁静、寇宗强

初审:罗植权

编辑:袁静

终审:付少兵